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针线“缝”名著,童演“镜花缘”——东海科技馆读书会玩转文学经典
发布时间:2025-07-01   信息来源:江苏东海科技馆  点击:13

      当古典文学遇见创意手工,当书中角色跃然舞台……,为了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涉猎更丰富的文学体裁,6月28日下午,东海科技馆特别邀请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颜克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镜花缘》主题读书会。孩子们化身“小小裁缝”和“戏剧演员”,通过缝制古装、即兴表演,沉浸式体验这部奇幻名著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指尖与笑声中鲜活传承!
      “林之洋的裙子怎么缝?”“唐敖的帽子用什么布料?”颜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二十多种色彩鲜艳的面料,和彩线,在颜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根据《镜花缘》中女儿国、君子国等奇幻国度的角色特点,挑选布料、设计造型,亲手缝制简易古装。彩线穿梭间,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入理解了书中人物的服饰文化与身份象征。


      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戏服,孩子们瞬间“入戏”!有的模仿才女唐小山吟诗作对,有的扮演经商能手林之洋夸张吆喝,还有小组合作演绎“女儿国男子穿裙”的爆笑桥段。通过即兴表演,书中情节变得可感可触,文学阅读转化为生动的情感体验。
      参与学生王同学兴奋地说:“我缝了粉红色的披风演百花仙子!原来书里的人穿衣服这么讲究!”


      家长李女士表示:“孩子回家主动重读《镜花缘》,还说要给玩偶做全套古装,活动真正激发了阅读兴趣。” 
      科技馆负责人表示:《镜花缘》书名取意于“镜花水月”,它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人性永恒的光明与阴暗。它既讽刺儒学僵化,又推崇真才实学,既是对封建社会的犀利解构,也是对普世价值的深刻追问。“希望通过‘做中学、演中悟’的方式,让经典文学成为孩子童年的快乐伙伴。”


      “经典之所以永恒,正因为它能让每个时代的读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场融合文学、手工、戏剧与科技的读书会,不仅为《镜花缘》注入了童趣活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